家裝設計應該追求什么?是美觀、個性化還是舒適實用呢?在這里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只能說看你自身是什么需求,個性化美觀以及舒適實用是可以同時共存的。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希望大家能認真看看打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庭生活氛圍。

1.不要明顯的風格化外觀上只要求線條簡潔、干凈。找裝修靈感的時候,搜集靈感期間看了很多為了北歐而北歐、為了日式而日式的風格化設計,看厭煩了;
2.盡可能的減少家務我是個很懶但是又希望家里干凈的人,既要不做家務又要家里干凈這種事就只有從根源上去解決了。順便也給你們種波草。掃地機器人+新風+空氣凈化器,解決灰塵以及掉落的毛發。正壓新風從源頭上阻止從窗戶進來的灰塵;空氣凈化器解決人和狗子外出回來帶回來的灰塵;掃地機器人解決掉落在地上的毛發以及灰塵。前置凈水器+軟水機,從此家里不再有水垢。雖然說重慶的水質在國內算排名靠前的,但是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時間長了熱水器、花灑、水龍頭、電水壺內部還是會有厚厚的一層水垢,不光影響外觀、還影響使用效果。有了軟水機,水龍頭永遠是bulingbuling的根本不用再天天辛辛苦苦的去擦它們,花灑也不會因為水垢導致水流越來越小,而且軟水洗起來的感覺滑溜溜的,洗完皮膚也不會緊繃,配合12寸大頂噴,天天在家享受超五星級酒店的沐浴體驗。
烘洗一體機,洗衣機解決了洗衣股的問題,烘衣機解決了晾衣服的問題,而且衣服不再會有晾衣架的印子。打開洗衣機發現上次洗的衣服臭在里面了?有了烘洗一體機,再也不會出現這種尷尬的狀況。雖然就實際效果而言,洗衣機+烘衣機的組合效果更好,不過,我是個把衣服從洗衣機拿到烘衣機都懶得拿的懶人,所以我選烘洗一體機。有人會說“烘干的衣服沒有太陽曬干的好,沒有陽光的香味?!薄拔覀兯f的太陽味兒,其實就是微生物死掉的氣味混合臭氧的氣味?!薄茖W松鼠會(盡量選容量大的,烘出來不會皺)垃圾處理器,削了一水槽的土豆皮?盤子里剩下的殘羹冷飯?把它們倒進垃圾桶馬上拿出去扔掉,或是忍受一晚上廚房的惡臭第二天出門再順便扔掉?有了垃圾處理機,只需要打開水龍頭、按下開關,它們就通通從你的水槽消失了。洗碗機,繼洗衣機之后,又一件解放雙手的偉大發明。
3.燈光沒有光,裝得再好看也看不出來,全屋3000K不解釋。來過家里的朋友,白天都說是性冷淡風,晚上燈一打開都說溫馨。配合米家實現燈光智能化,人來燈亮人走燈滅。
4.全屋無墻磚因為縫隙的問題一直都不喜歡瓷磚,尤其是墻的長寬和瓷磚的尺寸沒有剛好呈倍數時,邊角會有被裁成很細的一條條的。所以很早就開始找瓷磚的代替方案,就是在這個問題里看到了某位知友位的衛生間,知道了福樂閣衛浴漆,于是廚房、衛生間、陽臺的墻面都用的衛浴漆,要不是重慶的自流平工藝不夠完善,衛生間和陽臺的地磚我都不想要!
5.隱形門因為視覺因素把室內門做成隱形門只占30%的理由,另外70%的理由是懶。隱形門的液壓合頁能自動關門(?ε?你們打我吧,我不反抗)
6.全屋木地板通鋪因為平時在家都不會穿拖鞋,而且經常會坐在地上和狗子玩,所以除了衛生間和陽臺這兩個不能鋪木地板的地方,臥室-客廳-廚房是木地板通鋪的,沒有難看的門檻石,怎么看怎么舒服。
7.浴缸有比冬天泡在浴缸里更幸福的事嗎?(有,泡溫泉。)
8.空調管線背出之前一直覺得掛機很丑,不光因為國內大部分掛機都自帶裝飾圖案,還因為主機旁邊會有一截連接外機的管子和插在附近插座的電源線。后來去臺灣和日本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掛機都是看不見管線只有主機的,仿佛重新認識了掛機。于是主臥和次臥的掛機也都是管線背出,室內只能看見主機的。
9.指紋門鎖再也不怕弄丟鑰匙回不了家了,出門遛狗、跑步只帶手機即可。
先上戶型圖原始戶型的廚房太小而且采光不好,而且決定使用烘干機不需要保留晾曬空間,所以把生活陽臺并進了廚房,即增加廚房空間,又讓廚房的光線變好了;因為平時不會做太油的食物,而且很討厭夏天悶在廚房的感覺,所以把廚房的墻打掉一部分做成了開放式廚房,利用靠客廳這邊剩下的矮墻做成吧臺,平時一個人在家吃飯就直接在這里解決了;左上角半贈送的小房間改了出口方向做成了衣帽間;既然是一個人住,肯定也用不了兩個衛生間,直接打通做了干濕分離。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認為一個家最好的設計師是它的居住者,因為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才最清楚自己在家里的動線、收納習慣、對各個功能的需求。